字号:   

深度:为何印度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中国光伏产品设置关税障碍?

浏览次数: 日期:2018年7月20日 17:37

前几天最大的光伏行业新闻,莫过于印度贸易救济总局提出了针对太阳能电池的保障措施调查建议,包含中国、马来西亚及其他非发展中国家,建议内容为第一年25%的防卫性关税,第二年的前六个月为20%,后六个月则是15%

 

该提案还需要经过印度能源部,商务部等跨部门代表组成的委员会进行审理,再提交印度财政部裁决才会成立。如果我们细数印度政府提出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增加关税的提议,次数不少,但每次都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与欧盟、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的双反期限不断延长形成鲜明的对比。

 

晶福源逆变器应用于江西省都昌县北山乡250KW光伏发电项目

 

早在2012年,印度就提出双反调查申请,21个月后,印度财政部不执行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最终征税裁决。此后,印度不断掀起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浪潮”:2014年,印度政府再度宣称将对进口自中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税;20159月,印度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要求政府展开对进口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调查;20181月,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发布公告,宣布对光伏保障措施的初步调查结果。保障措施总局建议对进入印度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70%的从价税作为临时保障措施税,为期200天。

 

前几次印度政府提议采取双反措施,都不了了之,为何印度政府具有如此的恒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对中国光伏产品进口设限,最终却无法真正落实呢?

 

晶福源逆变器应用于江西省井冈山3.5MW光伏扶贫项目

 

提高关税,一个理由是保护印度自己的光伏产业,印度装机容量远远超过其产能,大多需要从中国进口,由于进口产品价格走低,印度厂家没有扩产意愿,应该来说,其自身产能无法满足其装机需求,保护其产业的理由难站住脚。而中国的产品很好的补充了市场空白,满足了印度市场的需要,是一个双赢的决定。如果印度政府正式提升关税,最终提升印度光伏产品的售价,对需要财政补贴支付终端安装的印度财政部而言,只不过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意义不大,这是印度财政部最后否决关税提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印度政府为何还是屡次提出加关税呢?这就要和印度总理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扯上关系了。莫迪2014年一上任,就立即提出了“印度制造”计划。其主要目标是把印度打造成一个世界工厂,由此确保全国经济稳定增长,摆脱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

 

在中国光伏产品大幅出口印度的情况下,印度本土厂家没有足够的产能,资金来扩产来抵御中国产品,所以印度政府希望于关税杠杆,让中国企业在印度生产太阳能产品,来减少中国产品的出口。

 

尽管每次增加关税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但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厂家的神经,让不再纠结于关税问题的中国厂家,意图一劳永逸,牢固把握住印度市场,开始在印度设厂,印度政府的关税措施终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8年25,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将在印度安得拉邦投资年产1GW单晶高效电池及1GW组件项目,预计投资总额约19.41亿元。这种做法无疑暂时对企业是有利的,但对中国整体的光伏行业的影响却难言乐观。以印度的人口,面积和后发优势,印度将是中国未来一个强劲的潜在对手。设想如果国内企业纷纷在印度投资,一旦其国内产能满足自身需求,那个时候的双反,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屡屡提议却屡屡否决的结果根本不会出现。这对中国整体光伏行业的发展来说并不乐观。

 

 

 

对单个投资企业而言,在印度设厂,企业暂时可以盈利,但一旦技术被印度掌握,培养其当地技术人才,很有可能如同当年许多在中国设厂的外资企业一样,一旦技术被中国人掌握,国产企业开始崛起,那个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面对一个和中国有领土争端,又是一个潜在的对手,每一个让对手强大的投资,我们恐怕都要三思。而前两年,限制于印度本土的状况,许多中国光伏没有去印度投资,这也是印度屡屡提议增加关税,最后又撤销的内在原因,毕竟印度的市场还需要中国产品去填满。

 

所属类别: 最新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2003-2013© 深圳晶福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2067588号 客户服务中心:400636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