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商业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商业逻辑和目的。就如马云当初创立了淘宝,却发现付款是阻碍用户消费的重要原因,于是就发明支付宝,当支付宝投入使用后,马云又发现,很多人手里没有太多的钱用于消费,于是借鉴了信用卡的使用,创立了蚂蚁金服。和线下信用卡开始了竞争。所以说,每家公司在商业上采取的动作与步骤,都有背后的商业逻辑和目的。
如前两天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合光能”)宣布成功收购全球领先的光伏跟踪支架企业——来自西班牙的NclaveRenewableS.L.,(简称“Nclave”)。我们不妨就要问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提出两个问题:
1、为何收购的是支架企业?
2、为何是一家西班牙的光伏跟踪支架企业?
依照天合光伏发布的消息:这是中国光伏企业收购海外跟踪支架企业的首个案例,加速了天合光能从领先的光伏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全球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步伐,天合收购智能跟踪支架的决策,从市场的角度而言,恐怕要复杂的多。
智能光伏系统的核心在于逆变电器,它掌控着上游组件的发电量,反映着下游运维的成果,它显示的数据,才是最为关键的结果。但这次天合并没有收购一家逆变电器厂家来实现提供全球智能光伏解决方案的目的,而是选择行业里不“显山露水”的支架厂家,乍看觉得有些惊讶,但细细想来,并不奇怪。

现在的光伏逆变电器行业竞争尤为激烈,而且群狼环伺,市场份额的领先者,实力都不容小觑,天合有也不一定有足够的实力收购。国外的ABB,SMA,再到国内的华为等,企业体量不比天合小。自然不会乐意被收购。如果收购实力不够强劲的逆变器企业,天合又需要自己大量的资金给与支持,这真还不是目前天合所能给与的。
因为天合目前处于想上市,而又没上市时期,募集资金并不容易。据悉天合2017年前6月,利润不超过1.32亿元,如此利润很难拿出足够多的自有资金支持一家逆变器企业发展壮大。
而支架公司,相对来说,技术含量低些,而且行业内的公司规模普遍不大,以天合的实力收购,资金压力小,所以支架公司就成为了收购的好选择,此次收购,天合并没有公布其收购金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收购金额不会过大。
以上问题回答了,为何天合会独辟蹊径,收购了一家跟踪支架公司。
第二个问题,为何是一家西班牙的支架公司?其实国内做支架的公司很多,有些也做的不错。为何要远去西班牙收购呢?
我们不妨细看下这家公司的介绍:Nclave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是全球首批光伏跟踪支架企业。该公司拥有12年以上光伏跟踪支架行业开发、生产与工程设计运用的经验,全球出货量累计达2.5GW。凭借产品的高可靠性、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工程设计能力,Nclave立足国际市场,其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超过20个国家,显然,这家公司是具备一定的支架开发技术实力,这是国内部分支架企业欠缺的,但需要强调的是:
该企业出货量达2.5GW,由于支架的客户和组件的客户高度重叠,无疑支架企业的客户,在购买组件时候,会优先考虑天合的产品。而再深入思考下,能够有资金实力购买跟踪支架的客户,财力必定雄厚,这无疑给天合带来不少的高端客户。

而且Nclave立足国际市场,其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超过20个国家,经营范围覆盖跟踪支架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指导、现场项目管理与运营维护指导等领域,显然对天合而言,借道支架公司客户顺势插入国际EPC市场,是个便捷的选择。
再如果考虑下大部分南美市场的客户都讲西班牙语,西班牙又可以辐射西亚和欧洲,自己的地理位置又靠近非洲,这种地理,市场上的优势,自是有利于天合和支架企业一起开拓市场。
天合等不具备产业链优势的组件企业,尽管去年国内市场大爆发,但利润微薄,利润被隆基等具有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拿走,此次收购西班牙公司,小编认为:基本的出发点,还是从开拓国际市场,谋求更高的利润角度出发做出的选择。
此次收购,可以说是天河代价不大,“借船出海”,取得世界范围内更大市场份额的收购,当然也是加速了天合光能从光伏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步伐的收购,是一次“独辟蹊径”,“一石多鸟”颇有意思的收购。